Move towards a new 21st-century early childhood model that shapes a new generation with creativity, challenge, excellence and the core values.
迈向求新的21世纪幼教模式,塑造富创意、挑战、卓越及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代
Create a challenging and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ommunity and The Alumni Association members. We strive to hav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ncrease access to a high-quality preschool programme serving the community
为社区孩童及南益校友会成员子女塑造一个挑战、创新的学习环境。通过致力提升教学体系提供有素质的学前教育。
本园创办于一九七三年,至今已有三十九年历史,并于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一日迁入一座三间三层毗连式住宅,经改建装修作为会所暨幼儿园之校舍。本园现有十五位教职员,学生人数约有四百名,共开办十一班,分上下午班上课。
本园设董事会以负责管理、策划、发展本园的园务,成员包括校友会代表、母校校长及本园主任等。本园招收四至六岁不分种族的儿童入学,以华语为主要媒介语,国语及英语则为第二语文来教导学生。本园宗旨正确而纯正,志在教育幼童,不计营利,收费低廉并特价优惠员工及会员子女们。
本园教导方针著重唱游、讲故事、运动、图工及集体活动,使儿童的精神、体力、智力获愉快的成长,同时纠正不良习惯,养成正确的基本做人态度。为配合正式入学需求,本园亦颇注重儿童有关读、写、算的基本学习。
本园对园生之福利及医药照顾,亦尽力而为,如为园生购买意外保险,每年安排政府牙科护士为园生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及牙齿检查。园生每日一次的茶点亦尽可能供给适口而有营养之食品,经常更换,以适合儿童口味。
本园深明集体活动之重要性,故每年年中均组游览团,携带学生前往参观本区域的一些旅游胜地,培养合群意识,增广见闻,裨益身心。本园除了平日考查园生之智能进度外,也于每年八、九月中旬举行书法、绘画及填色等学术比赛,并于年中及年终举行统一考试各一次,结算成绩,列于成绩报告册,订于家长日发予各家长参阅。本园于年终评定园生成绩名次,凡名列前三名者及各项学术比赛得奖者,则将于毕业典礼会上颁予奖品,以资鼓励。
本园重视教师之进修,教师经常参加由教育局、幼教公会所主办的学前教育师资训练及课程纲要研讨班,同时也参观先进幼儿园,学习各种适合幼童的舞蹈、唱游及手工制作。本园尽量资助学费,以资鼓励,间接提高幼儿园教学效率,发挥幼儿园教育功能。
由姚福财、张国成、李成才等几位学长联合母校薛绍惠校长共同策 划。筹备创办,商得丹斯里李文琛博士同意,由南益树胶公司出资 将一座面积约3千方尺之工人宿舍加以修建做为园所,并着手办理注 册事宜,经教育局、卫生局派员视察,鉴定合格下,标准注册。
刚开始学生共77名,分2班上课,教师仅两人。由林玉梅担任主任。
由于本园学生突然增加至100余名,南益胶厂主事人复拨出位于本园 旁的另一座工人宿舍为园所。此园所为“第二教室”,当时也增开 一班即上午两班;下午一班。
校友张㛢凤担任主任一职至今。本园创办至今已有47年历史,至今 稳健发展。学生人数曾一度高达约500人。
鹅唛南益树胶厂售地停产,幼儿园因而面临搬迁的窘境。
鹅唛南益树胶厂售地停产,幼儿园因而面临搬迁的窘境。
向发展商以优惠价格购买一座三间三层毗连式住宅,经改建装修作 为会所暨幼儿园之校舍。为了筹募新会所,李氏基金捐出100万、李 明治10万、李成才、拿督李斯能太平局绅、陈智勇、凤山寺及MRC 各捐2万,也动用了幼儿园80万令吉历年盈额。另外也获得时任理 事、校友们及各界热心人士的慷慨捐助才得以筹得200多万令吉。
11月11日 于正式迁入位于益达镇(Medan Idaman)的新园址并举办会所落成暨 幼儿园迁校庆典千人宴。 2019年 - 配合时代改变及家长需求,幼儿园理事组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并 致力为孩童提供开放式学习环境。
1949年 | 吉隆坡南益树胶厂经理李成枫先生鉴于鹅麦路一带华人众多,却无 华小之设, 学子须乘搭罗里, 远道赴文良港肄业,殊为艰辛;乃征得 东翁丹斯里李光前博士赞同后, 创立了南益华文小学, 提供各族子 弟免费教育, 全部费用南益树胶公司负担, 直至1952年接受政府半 津贴为止。 创校至今历70载。 |
1969年1月20日 | 在欢送第2任母校校长郑景山先生时,数名校友提议成立校友会,获 全体出席者赞成,即席选出黄金昭、李成才、郑建国、李成富、何 添祥、李诚、李锦榜、李财贤为筹备委员,负责筹备工作。 |
1969年2月23日 | 假母校礼堂召开筹备会议,主席张国成、记录黄金昭、出席校友44 名,会议通过章程,成立工作小组,负责申请注册事宜。 |
11月18日 | 获社团注册局正式批准注册,选出第一届主席张国成、副主席李成 才、秘书傅其昌。 |
1970年1月3日 | 假鹅唛路凤山寺举行成立大会及文娱晚会,出席各界人士极为踊 跃。本会呈献华乐、舞蹈及歌唱等等节目,并介绍全体理事予公 众,向社会人士宣告南益校友会经在鹅唛区正式诞生。 |
1970年初 | 本会在光前村租得一座面积500方尺之住宅,作为会所兼活动场 所。6月初成立乒乓队、6月底成立华乐组,组员达60多名。7月中 成立篮球队并开始活动。体育组于9月初参加文良港区体育节羽 球、乒乓及田径等项目。 |
1971年1月2日 | 本会在光前村租得一座面积500方尺之住宅,作为会所兼活动场 所。6月初成立乒乓队、6月底成立华乐组,组员达60多名。7月中 成立篮球队并开始活动。体育组于9月初参加文良港区体育节羽 球、乒乓及田径等项目。 |
3月20日 | 本会联同雪州12间校友会举办香港银星艺术团救济水灾灾黎义演。 |
6月2日 | 华乐组在姚福财推动及黄添财指导之下受邀前往吉隆坡英国文化协 会演奏并获得佳评,从此华乐团公开演出之次数不断增加。 |
1972年1月22日 | 联合母校师生举行大规模游艺晚会以庆祝创会3周年 |
2月6日 | 在吉隆坡土著信托局礼堂举办《华乐欣赏晚会》,全场爆满,佳评 潮涌。 |
1972年9月间 | 为了纪念及宣扬已故校主丹斯里李光前博士毕生对慈善及教育事业 的伟大贡献,在何添祥、陈明水、黄汉强、李成才及黄华宗等人精 心策划下,成功举办首届规模颇大两年一届的《光前杯篮球邀请 赛》。 |
1973年初 | 本会在取得时任董事长丹斯里李文琛博士的同意与协助在母校薛绍 惠校长及主席李成才积极筹备及进行下,创办了非营利性质南益幼 儿园,并以特价优待会员及南益厂方工友子女。,当时学生有77 人。 |
1974年 | 在校友会筹建的标准篮球场举办第二届《《光前杯篮球邀请赛》。 从第4届起,更增设女子组赛事,当年参赛的男女球队共20多 队,赛程历时1个多月,传为佳话。 |
1974年 | 李锦榜担任主席。曾担任4届主席的张国成改任副主席。 |
1975年 | 由姚福财担任主席。 |
1976年 | 李成才接任主席,获得南益机构的支持与赞助,会务蓬勃发展。 |
1978年 | 承蒙李明治、苏成财、李成才、李锦榜、刘树仁AMN、鹅唛大炮公 会、李斯土的热心捐献(共21万令吉),校友会最初颁发“清寒子弟助学基金”,跟着又将有关基金扩大为“会员子弟学业优异奖励金”迄今全数存在银行生息作年度颁发奖助学金之用。 |
1980至1992年 | 会务平稳顺畅,各组活动活跃。 |
1993年年中 | 联合南洋商报主办《乐欣赏晚会》,为董教总教育中心筹获4万元基 金。 |
1994年 | 成功举办了第12届《光前杯篮球邀请赛》赛后,即因母校搬 迁,欠缺篮球场的缘故而暂停举办。 |
1994年10月15日 | 本会成立25周年纪念,举办银禧联欢晚会,同时筹募活动基金,并 出版特刊,以志纪念。 |
1995至1997年 | 参与维护南益华小发展委员会,为母校力争合理的校地面积,达致 目标。 |
1999年10月30日 | 庆祝成立30周年,配合母校创办50周年金禧纪念暨新校舍落成启用 庆典,三机构联办千人宴,籍此筹募学校软体设备基金,盛况空前。 |
2001年 | 鉴于母校有了新篮球场,本会复办《光前杯篮球邀请赛》。 |
2003年 | 郭良陆接任主席一职,并连任4届主席至2011年。 |
2003年年中 | 鉴于李成才担任了主席27年后,由郭良陆接任。理事会一 致议决敦请成才学长出任本会永久名誉主席,以资表扬。 |
2006年11月11日 | 南益幼儿园正式搬迁至本会集资购买的一座三间三层毗连式建筑。 位于益达镇的新建筑,同时校友会新会所也坐落在新园址内。另外 本会也举办新会所落成暨幼儿园迁校联欢晚宴,获理事们、校友们 及家长们鼎力支持,参与其盛。 |
2007年 | 本会在光前村购买了一间旧屋,改建装修为南益校友会华乐团 活动中心,让华乐团子弟们有个储存乐器及练习华乐的理想环 境。 |
2009年10月 | 配合母校60周年校庆及校友会40周年会庆,本会与母校联合出版纪念特刊。同时也配合母校两机构在母校举办千人宴以筹募 增建课室及发展基金。 |
2011至2013年 | 拿督吴杰民太平局绅接棒担任主席。 |
2013至2017年 | 李庆皎接棒担任2届主席。 |
2017年4月 | 王秀珍接棒担任主席。同年理事会也委任黄琪宁律师为本会法律顾问。 |
2019年 | 在顾问拿督斯里姚长禄,李斯能太平局绅,李成才,郭良录,李斯盛, 时任副主席(李庆皎、颜文伟、陈世伟)及众理事的共同研讨下完成了修改章程的工作,也获得刘耿照先生义务协助翻译工作。 |
2019年4月29日 | 中、英文版的新章程获大会接纳,复提呈社团注册局。 |
2019年4月 | 陈世伟接棒担任主席迄今。 |
2019年8月19日 | 提呈社团注册局获接纳。 |
1949年 | 吉隆坡南益树胶厂经理李成枫先生鉴于鹅麦路一带华人众多,却无 华小之设, 学子须乘搭罗里, 远道赴文良港肄业,殊为艰辛;乃征得 东翁丹斯里李光前博士赞同后, 创立了南益华文小学, 提供各族子 弟免费教育, 全部费用南益树胶公司负担, 直至1952年接受政府半 津贴为止。 创校至今历70载。 |
1969年1月20日 | 在欢送第2任母校校长郑景山先生时,数名校友提议成立校友会,获 全体出席者赞成,即席选出黄金昭、李成才、郑建国、李成富、何 添祥、李诚、李锦榜、李财贤为筹备委员,负责筹备工作。 |
1969年2月23日 | 假母校礼堂召开筹备会议,主席张国成、记录黄金昭、出席校友44 名,会议通过章程,成立工作小组,负责申请注册事宜。 |
11月18日 | 获社团注册局正式批准注册,选出第一届主席张国成、副主席李成 才、秘书傅其昌。 |
1970年1月3日 | 假鹅唛路凤山寺举行成立大会及文娱晚会,出席各界人士极为踊 跃。本会呈献华乐、舞蹈及歌唱等等节目,并介绍全体理事予公 众,向社会人士宣告南益校友会经在鹅唛区正式诞生。 |
1970年初 | 本会在光前村租得一座面积500方尺之住宅,作为会所兼活动场 所。6月初成立乒乓队、6月底成立华乐组,组员达60多名。7月中 成立篮球队并开始活动。体育组于9月初参加文良港区体育节羽 球、乒乓及田径等项目。 |
1971年1月2日 | 本会在光前村租得一座面积500方尺之住宅,作为会所兼活动场 所。6月初成立乒乓队、6月底成立华乐组,组员达60多名。7月中 成立篮球队并开始活动。体育组于9月初参加文良港区体育节羽 球、乒乓及田径等项目。 |
3月20日 | 本会联同雪州12间校友会举办香港银星艺术团救济水灾灾黎义演。 |
6月2日 | 华乐组在姚福财推动及黄添财指导之下受邀前往吉隆坡英国文化协 会演奏并获得佳评,从此华乐团公开演出之次数不断增加。 |
1972年1月22日 | 联合母校师生举行大规模游艺晚会以庆祝创会3周年 |
2月6日 | 在吉隆坡土著信托局礼堂举办《华乐欣赏晚会》,全场爆满,佳评 潮涌。 |
1972年9月间 | 为了纪念及宣扬已故校主丹斯里李光前博士毕生对慈善及教育事业 的伟大贡献,在何添祥、陈明水、黄汉强、李成才及黄华宗等人精 心策划下,成功举办首届规模颇大两年一届的《光前杯篮球邀请 赛》。 |
1973年初 | 本会在取得时任董事长丹斯里李文琛博士的同意与协助在母校薛绍 惠校长及主席李成才积极筹备及进行下,创办了非营利性质南益幼 儿园,并以特价优待会员及南益厂方工友子女。,当时学生有77 人。 |
1974年 | 在校友会筹建的标准篮球场举办第二届《《光前杯篮球邀请赛》。 从第4届起,更增设女子组赛事,当年参赛的男女球队共20多 队,赛程历时1个多月,传为佳话。 |
1974年 | 李锦榜担任主席。曾担任4届主席的张国成改任副主席。 |
1975年 | 由姚福财担任主席。 |
1976年 | 李成才接任主席,获得南益机构的支持与赞助,会务蓬勃发展。 |
1978年 | 承蒙李明治、苏成财、李成才、李锦榜、刘树仁AMN、鹅唛大炮公 会、李斯土的热心捐献(共21万令吉),校友会最初颁发“清寒子弟助学基金”,跟着又将有关基金扩大为“会员子弟学业优异奖励金”迄今全数存在银行生息作年度颁发奖助学金之用。 |
1980至1992年 | 会务平稳顺畅,各组活动活跃。 |
1993年年中 | 联合南洋商报主办《乐欣赏晚会》,为董教总教育中心筹获4万元基 金。 |
1994年 | 成功举办了第12届《光前杯篮球邀请赛》赛后,即因母校搬 迁,欠缺篮球场的缘故而暂停举办。 |
1994年10月15日 | 本会成立25周年纪念,举办银禧联欢晚会,同时筹募活动基金,并 出版特刊,以志纪念。 |
1995至1997年 | 参与维护南益华小发展委员会,为母校力争合理的校地面积,达致 目标。 |
1999年10月30日 | 庆祝成立30周年,配合母校创办50周年金禧纪念暨新校舍落成启用 庆典,三机构联办千人宴,籍此筹募学校软体设备基金,盛况空前。 |
2001年 | 鉴于母校有了新篮球场,本会复办《光前杯篮球邀请赛》。 |
2003年 | 郭良陆接任主席一职,并连任4届主席至2011年。 |
2003年年中 | 鉴于李成才担任了主席27年后,由郭良陆接任。理事会一 致议决敦请成才学长出任本会永久名誉主席,以资表扬。 |
2006年11月11日 | 南益幼儿园正式搬迁至本会集资购买的一座三间三层毗连式建筑。 位于益达镇的新建筑,同时校友会新会所也坐落在新园址内。另外 本会也举办新会所落成暨幼儿园迁校联欢晚宴,获理事们、校友们 及家长们鼎力支持,参与其盛。 |
2007年 | 本会在光前村购买了一间旧屋,改建装修为南益校友会华乐团 活动中心,让华乐团子弟们有个储存乐器及练习华乐的理想环 境。 |
2009年10月 | 配合母校60周年校庆及校友会40周年会庆,本会与母校联合出版纪念特刊。同时也配合母校两机构在母校举办千人宴以筹募 增建课室及发展基金。 |
2011至2013年 | 拿督吴杰民太平局绅接棒担任主席。 |
2013至2017年 | 李庆皎接棒担任2届主席。 |
2017年4月 | 王秀珍接棒担任主席。同年理事会也委任黄琪宁律师为本会法律顾问。 |
2019年 | 在顾问拿督斯里姚长禄,李斯能太平局绅,李成才,郭良录,李斯盛, 时任副主席(李庆皎、颜文伟、陈世伟)及众理事的共同研讨下完成了修改章程的工作,也获得刘耿照先生义务协助翻译工作。 |
2019年4月29日 | 中、英文版的新章程获大会接纳,复提呈社团注册局。 |
2019年4月 | 陈世伟接棒担任主席迄今。 |
2019年8月19日 | 提呈社团注册局获接纳。 |
吉隆坡南益校友会华乐团于 1970 年在姚福材学长 (已故) 的策划和推动下成立。成立之初定位为华乐组,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及传承华族音乐为宗旨。1972 年 2 月,本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华乐晚会,并有幸邀请到陈蕾士、吴继益和梁六苏等资深演奏家同台演出。当晚的节目丰富多彩,一时传为佳话。自此华乐团开始迈向辉煌时期。
吉隆坡南益校友会华乐团相继由黄天财、胡吉成、王恩典、颜 文伟学长、赖棋霖、黄诗桄(已故)等接棒指导。现任指挥为梁汉奎。目前有团员 100 人,每逢星期四至星期六定期进行器乐分组排练及乐队大合奏等活动。每逢母校南益小学举办庆典及文教活动,本团 必定踊跃协助及安排华乐演出节目,以期在耳濡目染下吸引小朋友 学习及热爱华乐。创团以来的 50 年里,本团经常受邀参与节日庆典、商业机构开幕、私人界贺寿婚宴等演出。此外本团历年所举办的演 奏会都获得极高的评价,吸引了各大主流媒体到来给予专访。
吉隆坡南益校友会华乐团经常活跃于国内外各项华乐比赛,并荣获不少奖项,为本团争光。
年份 | 历史 |
1970 | 成立华乐团。 |
1972 | 本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华乐晚会,并荣幸邀请陈蕾士、吴继益和梁六苏等资深演奏家同台演出。 |
1978 | 拿督李斯能太平局绅学长于第一届全国华乐独奏比赛中荣获吹管组亚军。 |
1982 | 叶庆展学长于全国华乐独奏比赛中荣获拉弦组总冠军。 |
1983 | 颜文伟学长于雪兰莪华乐独奏比赛中荣获全场总冠军。 |
1988 | 团员刘汉荣(已故)于槟州大会堂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华乐比赛中荣获吹管组亚军,颜文伟学长取得最高荣誉, 捧回拉弦组冠军杯。 |
2003 | 参与雪隆华乐小合奏比赛并斩获亚军;同年举办《飞•创撼乐》华乐演奏会。 |
2004 | 举办《韵》音乐会。 |
2006 | 举办《乐长鸣》华乐演奏会。 |
2008 | 首次参与全国华乐合奏大赛并成功斩获第三金奖。同年举办《随响》华乐演奏会。 |
2009 | 团员李炳泰于《乐浪》全国华乐独奏赛中荣获殿军。 |
2010 | 为庆祝乐团成立 40 周年,举办《庆》华乐演奏会。 |
2011 | 举办《笛传》陈海朋笛子专场。 |
2013 | 举办《群音会》华乐演奏会,邀请林国荣,黄达荣和周瀚鹏老师联手演出。 |
2015 | 参于《国油杯》全国小合奏比赛公开组中独占鳌头,获得荣誉金奖及全场总冠军宝座。同年举办《胡》拉弦专场演奏会。 |
2016 | 举办《樂·缘》音乐会,特邀我国著名男高音林清福与女高音卓如燕献唱。 |
2017 | 参与《樂疯》全国华乐合奏大赛荣获金奖及最高荣誉金奖。 |
2018 | 参与《国油杯》全国小合奏比赛荣获金奖及铜奖,多名团员也于独奏赛中荣获金银铜奖。同年举办《颺響歌樂》华乐演奏会。 |
2019 | 参与《把根留住》华乐小合奏比赛,并荣获金奖。 |